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咵天杂谈] [武汉印象]萦怀心中的欢乐:一句“过早冇?”中的幸福

[复制链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4 14:3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早晨武汉的大街小巷里,一句亲切的“过早冇?”似乎包含着太多的内容,每张脸上笑意盎然,这就是武汉的乡俗之蕴,这就是武汉人和睦一天之始。
  寂静无人的教室里,突然传来一阵花香,淡淡的很好闻。
  由于知识匮乏,知道的花草树木不多,况且是偶然传来的那阵幽香。遂发现,已是十月。
  想必,武汉连桂花都落下了罢。喜欢桂花馥蜜的香味,浓烈到个性分明。其实,也只是因为记忆中的武汉,总有一股桂花的味道。
  华师大依傍桂子山,香溢江北;汉口新居旁的桂花树,秋香袭人,即使读小学时常常经过的解放公园路,每到夏天蝉鸣声不绝于耳,阳光斑驳落下,坐在爸爸自行车的后座,闻到的似乎也是桂花未开时的那种雅香。
  我读的中学离汉口江滩不远,在秋风中摇曳生姿的枝条,波光粼粼的江面,记忆中,明媚得刺眼,在温暖明澈的阳光下,与朋友互相诉说着以后的梦想与希望。
  今天,还是那样的江滩,还是那样的桂香,可惜已远离身旁。
  童年时,爸爸总是喜欢牵着我的手,带我去音乐学院学琴。彭刘杨路旁,小提琴声的悠扬,大提琴弦的低吟,一高一低,一来一回,周末的下午便悄悄溜走,一次一次,数年的时光弹指间走过。
  家在汉口的我,小时候觉得武昌是个很遥远的存在,家附近的地方似乎永远是最欢乐的游乐场,这种欢乐其实很平常。它和武汉人的习俗相关,譬如武汉人的“过早”和小吃,热干面、豆皮、面窝、糊汤粉、桂花糊,细细想来,似乎每一点都展现了和谐的欢乐。所以,早晨武汉的大街小巷里,一句亲切的“过早冇?”似乎包含着太多的内容,每张脸上笑意盎然,这就是武汉的乡俗之蕴,这就是武汉人和睦的一天之始。
  武汉人的欢乐很简单,中午学校操场男生见缝插针地投篮,女孩子穿着花裙子蹦蹦跳跳,爹爹婆婆围坐一圈的家长里短,特别是仲夏之夜,四周街坊邻居常常出来乘凉聊天,摇着蒲扇,说着改革新政和生活琐事,一言一语,一笑一颦,仿佛还是昨天。这种欢乐属于男女老少每个人,这种欢乐和人与人的交往同在,关键是你的眼睛的注视,你的心宿向往,你的生命沉浮。
  武汉人的欢乐很热闹,考取名校的喧闹不眠,儿女婚嫁的婚车酒宴,过年过节的走亲访友,笑声不绝的同学聚会大小庆典,这种欢乐可能与武汉人喜欢“风光”、“好面子”的历史相连。民国时的“大汉口”原来就是靠四大名镇的商业发迹,武汉的铜锣从明末就小有名气,武汉的砖茶从清代已远销俄罗斯和中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山大道民众乐园的前身据说可以追溯到古远。喧闹的历史基因深深地嵌印在这座江城,与源远流长的楚文化相得益彰。喧闹有历史,欢乐有原由。
  今天,我远离武汉在青岛读书,触摸着这座与家乡风情迥然不同的海滨之城,疾徐不惊,海天一色,不同的亮丽,不同的思境。品味之余,家乡那种无处不在的欢乐更是历历在目,萦怀心中。
  媒体开展“你幸福吗”的社会调查,不由想到,幸福首先包括欢乐、观察的欢乐,成长的欢乐,思想的欢乐……当然更包括武汉人特有的平常而深远的欢乐。
  对吗?我亲爱的老乡们!
  (文/马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