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怎能少了汤,手把手教你煲一道排骨藕汤,家常排骨藕汤的做法【图】

用料主料 猪尾巴1个
辅料
调料- 色拉油适量
- 食盐适量
- 葱适量
- 姜适量
- 细香葱适量
- 黑胡椒适量
- 水适量
排骨藕汤的做法1.猪尾骨洗净,剁成块,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时,逼出血水后洗净沥水 2.藕去皮,用刀背剁断藕段。香葱切末 3.热锅放油,下姜片和排骨,加盐翻炒至肉变白色,加清水,大火煮开,撇去浮沫 4.将排骨连水倒入砂锅中,放少许香醋,盖好锅盖,大火煮开转小火煨 5.半个小时后,藕块加入砂锅中,与排骨混合搅匀,接着大火煮开转小火煨 6.炖至肉脱骨、藕粉糯即可。吃时撒上黑胡椒粉和葱末 
烹饪技巧
1、藕,最关键。不是湖北的藕,做不出这个味。藕要选偏红色的粉藕。 2、用刀背剁断藕段,让截面成不规则状,这样口感会粉上加粉。 3、步骤1中排骨浸泡要多次换水,以将血水尽量逼出。 4、煨汤的水要一次放足,中途添水就败了汤的原汁原味。 5、如果想喝浓汤,就一直开大火,直到将汤煮浓后再转小火。 6、很奇怪,别的汤剩了就不好喝了,但藕汤越重复加热越好喝。
菜品特色
全家人围着桌子喝一碗热腾腾的排骨藕汤,是武汉人的经典享受。其实,就算不是武汉人,只要你来到武汉,喝上一碗藕清甜、肉香浓的排骨藕汤,你也会爱上这种享受。 很多地方炖排骨汤,要先把排骨在锅中焯水,可武汉人却是把排骨先在锅中加油盐翻炒,据说这样汤更浓更入味。武汉把炖汤叫做“煨汤”,最正宗是用一个大大的土砂铫子(砂粗透气,煨的时候可以把油腻吸走。据说铫子用的年头越长,煨出的汤越好喝,因为一锅锅的汤将铫子“养”得油光水润,所以好多人家里的铫子都是传家宝)装着排骨和藕,放在煤炉上煨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准是那汤的香味将全家人唤醒。 外地亲戚、同学或朋友来武汉,都对排骨藕汤里的藕赞不绝口。在武汉,煨汤的藕和炒菜的藕是分得很清楚的,煨汤的藕颜色偏红,口感是粉粉的、糯糯的,叫红花藕,而炒菜的脆藕则叫白花藕。买藕要看有几个孔,孔越多说明藕越好,蔡甸的藕有九个孔,煨汤最好喝。外地也有粉藕,但他们说,吃起来就是和武汉的藕不一样,不知为什么。 还有排骨,武汉人煨汤喜欢用正排骨再加点筒子骨,有骨有肉才汤汁香鲜。 虽然现在物质丰富了,但老辈的武汉人仍将一星期家里煨了几铫子汤作为衡量生活舒适与否的标准。前几天报上说肉价降了(我的感觉怎么恰好相反呢……),引用一位太婆的话就是“这个星期家里煨了两铫子汤”。武汉人爱说:“三天不喝汤,心里就发慌。” 天底下,武汉人最爱排骨藕汤。我家没有土砂铫子,也没有煤炉子(小悦奶奶家倒有一只上年头的被汤滋润得黑油油的老铫子,煨出的汤是真好喝啊!),只好用电紫砂锅代替,汤略微欠缺那点“土味”,但鲜甜浓郁的感觉还是蛮到位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