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39|回复: 0

[文摘周刊] 电信诈骗愈演愈烈,该如何应对?

[复制链接]

1330

主题

1603

帖子

4984

积分

大学四年级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984
发表于 2017-8-25 13: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上有两种人非常令人愤恨,一是盗贼,二是诈骗犯。小时候,我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父亲拼死拼活地劳作了一年,终于凑够钱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结果没过几天就被盗贼偷了去,当时全家人心疼的不行,气的要命,恨不得将偷车贼的心掏出来看看是不是黑的。这些年,网络诈骗多了起来,且花样不断翻新。这不,在一位朋友“毁人不倦”的诱导下,家人最终落入骗子的陷阱,仿佛一夜之间,白花花的银子就从口袋里蒸发了。此时,除了痛恨骗子之外,肠子也悔青了,悔不该梦想天下掉馅饼的好事而轻信于人。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电商和智能手机市场,用户用手机付账、订票和购物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用户也就成为了高科技罪犯的目标。
    曾经有人坚信,只要自己提高警惕,不轻信别人,不贪小便宜,就不会落入骗子的圈套。然而,近期屡屡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件却让人失去自信,甚至怀疑起自己的智商来。从贵州警方破获的1.17亿电信诈骗案,到公安部通缉10名特大电信诈骗犯,还有用户收到一条短信竟令所有银行卡内现金被盗光等等,从中可以看到,电信诈骗正向着越来越高科技高智商的方向发展,受骗者往往钱被骗光了都不知道是如何中计的。无论从案件的复杂程度还是涉案金额,都很让人吃惊。有些犯罪团伙还将根据地建立到海外,地点包括东南亚、澳大利亚甚至非洲,给案件侦破工作增加了难度。
    当然了,诈骗分子再高明,也万变不离其宗,即抓住机构管理上的漏洞和用户的心理软肋,频频出招,屡屡得逞。比如,在贵州破获的一起电信诈骗中,警方抓获出售个人信息的“中间商”,并没收含有15.5万条涉及金融机构和个人信息的U盘。可以说,用户的银行信息、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的外泄,为电信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金融、电信等行业没有尽到对用户信息的保密之责,国家相关部门的相关督查工作也没有到位。骗子们正是基于对电信行业和金融行业的漏洞的了解,对用户信息的掌握,才设计出复杂周密的骗局。由此可见,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堵塞信息泄露黑洞,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理应置于更高的视角和更宽的视野中审视。
    此外,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摄取一定范围内的手机信号,再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冒用他人电话号码强行向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短信息,进而实施诈骗活动。
    据悉,网络诈骗犯罪往往是有组织、成规模的。这些犯罪团伙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协同作案,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犯罪产业链。目前,网络诈骗产业链上至少有160万从业者,“年产值”达一千多亿元。简直触目惊心啊!
    俗话说的好,狐狸再狡猾,也会露出尾巴的。应对网络电信诈骗的最好招数是心底坦荡,不信邪、不怕鬼,遇到天下掉馅饼的“好事”不为所动;面对突发“意外”、灾祸临头之类的恐吓,冷静思考,保持定力,不轻信、不慌乱、不盲动,最好能在第一时间报警。从披露的案件看,诈骗分子除惯用的虚假中奖、改签机票、生育补助、免费办卡等借口进行诈骗外,还会利用人们对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任,强调受害者可能涉嫌犯罪,要求事主将银行存款转到对方提供的“安全账户”审查,从而实施诈骗。其间,多方“执法部门”往往配合默契,将故事编造的严丝合缝,在内容情节上也环环相扣,甚至连加盖公章的国家公文、法院传票、警方逮捕证都赫然入目,当然是假的,系诈骗分子伪造。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人上当受骗,将受害者的钱财变为他们的囊中之物。(董聚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