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3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咵天杂谈] 搞么斯撒! 武汉话到底是从哪里传来的,你一定不知道!

[复制链接]

1726

主题

2950

帖子

8131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8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14:4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那就是武汉话到底从哪里传来的?
首先我怀疑武汉话不是本地的,因为武汉周边的比如黄陂、蔡甸、江夏、新洲话和武汉话差得很远。虽然有些词汇差不多,但是音调差很多。几百年的演变,还是差很多。

再就是武汉周边的,咸宁黄冈孝感天沔一带,音调和武汉话也差很多,相反荆州沙市和武汉话的音调比较接近。

上世纪90年代出差去贵阳,和当地人聊天,好亲切啊,不用说普通话,直接武汉话彪,都听得懂,而且贵阳话的音调和武汉话差不多,词汇方面有不同是正常的,我们这只谈发音,反正我觉得贵阳话的发音是最和武汉话接近的,比武汉周边的几个区都更像武汉话。

当时就有个疑问,为什么贵阳话和武汉话那么接近,要知道贵阳和武汉之间隔个湖南,湖南话的发音和武汉话差得很远。

当时也研究了一下武汉话的起源,说是什么西南官话,贵阳也正好在西南方向。到底是贵阳传过来的,还是武汉传过去的,反正我有点糊涂,起码一条,武汉话的发音不是本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127

帖子

356

积分

小学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
沙发
发表于 2017-8-20 14:59:42 | 只看该作者
武汉方言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朱建颂:武汉这个城市算不上很古,也不是很新。明代成化年间,长江改道,把汉阳冲开了一个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汉口。由于地处于长江与汉水之间,交通便利,吸引了周围很多人来谋生。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汉阳话就和新来人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汉口话。到了清代,汉口已经成为了全国四大镇之一。汉口话的知名度也随之上升,并影响了武汉三镇,汉口话的根源就是汉阳西南官话,汉口最开始的居民就是汉阳的人移民的,然后各地人来了,要沟通说的肯定是官话,而武昌限于沿江的最正宗,就像汉阳府不包括龙阳大道一样,武昌府也不包括原先武昌府外的城外。

朱建颂今年80多岁,是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也是武汉地区方言研究方面的权威,曾撰写过《武汉市志》方言篇,出版有《武汉方言研究》和《武汉方言词典》等专著。

他认为,现今的武汉话是在汉阳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吸收周边迁来居民的方言而形成的不同于原先汉阳话的方言。“上古时代的楚国语言,经过动-乱和移民,融进了北方语。明代初期,汉水改道,汉口从汉阳分离出来,崛起为新兴码头,吸引周边地区的人们来此经营、定居,逐步形成了以汉阳话为基础、融进周边移民语言成分、具有独特色彩的汉腔。至上世纪40年代末,三镇合一,原来的方言内部的差异逐步缩小,形成基本统一的武汉话。”他举例说,这正如四川的攀枝花,原先并不是一个城市,是因为其丰富的矿物能源而发展起来,早期居民来自各个地区,因而他们的方言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综合”。
汉口话 和武汉北部和南部东部的口音都不太相似(因为有的不是西南官话),而是和沿着汉江走沿岸的西边江汉平原一带的话接近(江汉平原的各种方言和用词习惯越顺着汉江走离武汉市市区越近就越相似) 所以汉口和汉阳最开始头前带个汉和汉江文化有关 与长江上下游挨着武汉市省内沿岸各地市的话不太相似!

解放以前也是越接近汉江口 也就是汉正街一带 口音越正宗!

原因是汉口镇最初有人居住的时候 居民大部分是的汉阳县过来本县人和顺着汉江漂流而下的出售农产品 茶叶 丝绸等土特产商品汉江沿岸的做买卖的人群(所以汉口三个区中 户口本上写着汉阳县籍贯的人是最多的是硚口区) 定居在靠近长江和汉江交汇处靠襄河一带 然后经过一段若干年份的磨合 再统一形成的一个固定的方言!!而在现汉口郊区北部居住原住民以前大部分是说着带孝感或者黄陂口音的人群 估计是很久以前从黄陂和孝感过来的 汉口新开辟的租界解放以前居住人群和籍贯更杂 很多都是外省来的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部分都被同化成汉口口音了(武汉解放时期住在江岸区里面的市委市zf的公务员特别是官员 大部分都不是本地本省人 而是解放武汉市留下来参加过解放战争红军里面干部 50年代市公务员除了北方人以外 大部分都说带各地口音的不标准普通话 但是他们的下一辈都说的标准汉口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