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到头去不了几次汉阳,为数不多的几次汉阳行里,西大街都是必去之地。 
西大街算得上是汉阳最早的商业街,左起归元寺,右接北城路。往年汉阳人买颗扣子都要上这来,在老辈子眼里,逛了西大街才算来过汉阳。 
这条街蛮有老味道,白日里,老旧得风情万种,晚上又热闹得一塌糊涂。兜头而来的市井味把这里熏染得地气无比,彪悍中还透着点娇憨。 大甩卖样式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传统的行行当当都能在这找到,画风带点末日气息,其实精气神特别好。转悠得久一点,总感觉自己回了趟老家县城。  
西大街归元寺段已经拆得体无完肤,塞满老风景老味道的剩下半段路,也是看一眼少一眼。 
作为汉阳的老牌宵夜圣地,十几二十年的老店一家挨着一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关西大街的记忆,总离不开一个“吃”字。 
“汉阳首街”西大街 老饕们的“深夜食堂” 易小阳的壁画是西大街的“地标”,镜像一般的画面里,怀念的老味道全都“记录在案”。 
西大街和青石桥交接的丁字路口是烧烤夜宵的“集散中心”。每天下午五六时许,大大小小的宵夜场子就陆续支了起来。 
顶尖牛杂大全算是路口最有名气的店子,这家门面白天租给别人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大甩卖床单,傍晚开始出摊一直持续到深夜。 
牛杂火锅78元起,萝卜打底,牛筋牛腩牛肚牛肠牛舌牛百叶等铺了一锅,卤汤烘着,香气四溢。牛肉软烂,萝卜也算煮入了味。不知道是饭量见长还是怎么着,总觉得分量一般,再多一点就更好了。 
除了牛肉火锅,还有牛杂粉面可选,适合几个人一起搞小酒,也方便一个人吃独食。 
斜对面的小俩口烧烤小有名气,典型的路边大排档,塑料板凳和下象棋的矮桌是标配,天刚昏,他家就已经好几桌了。 
爪子,腰子,鲫鱼和山药是最爱。培根和五花肉不错,不肥不腻;鸡爪子软烂,味道不至于惊艳,但是蛮有味;平时不怎么吃烧烤的山药,他家的吃了两份。 
烤一绝烧烤是电烤,开了十多年了,对很多人来说是这里是充满回忆的地方,对油腻腻的地板油腻腻的桌椅一点都不用介意。 烤粉是必点,脆脆的,口感很好,五花肉和皮筋也很棒。这家店性价比很高,价格便宜,味道超值。 
旁边还有一家温州烧烤,门面算是这一块最大的了,味道不算多么特别,也有蛮多人喜欢去他们家吃。 
温州烧烤旁边的乐乐海鲜馆里面的蟹脚热干面是主食的最佳选择,第一次吃的时候简直惊为天人。 
牛杂旁边的昌发冷热饮品是那种一看就很好喝的店,点了一个桂花糊,果然很不错,也是很老的店子,吃烧烤吃牛杂来一杯真的是解渴解辣。 
西大街铁板乌冬面是神级美食,乌冬面超级入味,好吃到爆炸,也是开了十一二年了。一个超爱吃他家的朋友人生每次重大事情发生都要去那里吃乌冬面。 
铁板鱿鱼和新奥尔良烧烤也还可以,根据墙上的壁画就能找到他们的身影,这两个也是推车,能不能碰到就要看运气了。

西大街的美食地图不仅局限在西大街自身, 与相邻挨着的几条街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是在西大街长大的班子,来到五医院周围的显正街,群建路,北城路……肯定会说这都是他们的地盘。 

学生时代的一日三餐 少不了一碗小帅牛杂面 北城路的美食是三中和二十三中学生的“集体回忆”,从丁字路口沿着显正街往前走,第一个右拐路口就是北城巷。 
即使没在这读书,小帅牛杂大全的牛肉面也绝对吃过,好多人找到北城巷,就是为了吃一碗小帅的生烫牛肉面。 
嫩滑的牛肉伴随着独家调制的红油超级带感,一碗生烫牛肉粉下肚,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开始。十几年的老店子了,小帅如今也变成了老帅,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蔼。 
寄宿学校对面的老汉口重油烧麦每天早上都要排队,糯米软软的,香菇和肉的颗粒大小正好,吃起来很有层次,不会太油又很润滑,确实是老武汉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