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2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旅游话题] 十堰丹江口市净乐宫 -十堰名胜旅游景点

[复制链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当山净乐宫道教宫观,是武当九宫之首,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北麓。据《太和山志》记载:“祖传帝之先(即真武大帝之父)为净乐国王,净乐治麇,而均即麇地,故以名宫焉。”该宫创建于明代永乐十六年(1418),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毁于火灾,康熙三十年(1691)动工重建,六载而成,乾隆元年(1736)又遭火焚。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五百二十余问,由东中西三院组成,主要建筑有牌坊、大宫门、二宫门、正殿、二圣殿、真宫祠、方丈堂、斋堂、浴室、神厨、神库、配舍等,四周红墙碧瓦环绕,宫内重重殿宇,巍峨高耸,层层院落,宽阔幽深,环境幽雅,宛如仙宫。是武当山著名的道教建筑之一。今仅存遗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7:59 | 只看该作者

  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8:17 | 只看该作者

  真武传说
  古建筑群的营造依据真武出生、修炼、成仙的传说而修建。作为真武出生地的净乐宫被称为武当山八宫之首。原址位于古均州城内正北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
  宋代开始,封建王朝自上而下皆崇拜玄武神,为避宋太祖父赵玄阴讳,改玄武为真武,并称其为道教始祖老子的“变化之身”。至明代,真武神受到历代皇帝的奉祀,尤其是明初的“靖难之役”后,永乐皇帝朱棣取得皇位,自称他得天下是“真武神”的庇佑之功。因此,崇奉真武神较前朝更甚,并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进行营造。从明永乐十年至永乐二十一年(1412——1423年)的十一年间,自原均州城净乐宫至武当山天柱峰顶140华里的古道上建八宫二观三十三处建筑群。
  永乐皇帝根据《三宝大有全书》关于“真武修炼成真”的记载:“相传真武的父亲原是净乐国国王,净乐国就在均州.”于是,为纪念真武大帝的父亲,就在均州城内修宫供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8:38 | 只看该作者

  净乐宫
  东西宽353米,南北深345米,面积达121785平方米,永乐十六年(1418年)落成,并赐“元天净乐宫”额。据旧图志载:净乐宫中轴线上为四重殿,一进为龙虎殿,二进为朝拜殿,三为玄帝殿,四为圣父母殿,各殿均耸于饰栏高台之上,宫门前是六柱华表式冲天大石牌坊。牌坊通高12米,宽为33米。穿过牌坊,是净乐宫山门,此建筑是单檐歇山式,开三孔大门,建造在高1.5米,宽41米,深32.2米的条石砌成的台基之上,砖石结构,门两侧是绿色琉璃八字墙。二宫门内是正殿,又名玄帝殿,其规模法式与紫霄宫现正殿相似。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上施绿色琉璃瓦,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
  旧志载:“净乐宫后有圣父母殿、东有紫云亭。净乐宫原有东、西二宫,西宫后侧为御花园。尚有斋堂、浴堂、神厨、道房、配房、皇经堂、东西龟驮御碑亭、常平仓、更衣亭”等单元建筑,均为明代建筑。净乐宫部分建筑于清代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毁于火灾,康熙三十年(1691年)动土重建,六载而成。乾隆元年(1736年)又遭火焚。宫内原有殿堂,廊庑,亭阁及道舍等建筑五百二十余间,四周红墙碧瓦环绕,宫内重重殿宇,巍峨高耸,层层院落,宽阔幽深,环境幽雅,宛如仙宫。明、清名人游记中,把净乐宫描绘成皇帝居所,气势近似于北京故宫,故有小故宫之称。后逐年恢复,粗还旧制。”
  1958年国家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均州城、净乐宫属淹没区,部分文物搬迁到现丹江口市北郊金岗水库北坡以待复原,部分淹没区文物迁移到武当山风景区元和观内,部分石刻构件文物现仍沉浸于汉水之中。均州城净乐宫至玄岳门五十华里的两侧,共淹没宫、观、庵、堂、亭、祠、庙、阁、桥等共一百二十余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5#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9:03 | 只看该作者

  文物搬迁
  南水北调蓝图
  1952年10月,毛主席听取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的工作汇报。毛泽东主席当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水是可以的。正是毛泽东主席这一诙谐、幽默的语言,构成了南水北调的最初的蓝图。
  也是在这一年,毛泽东主席曾在时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的陪同下,乘长江舰视察了长江。在一幅长江流域地图前,毛泽东手指向了汉江和丹江的交汇点。
  汉江
  发源于陕西省的西南方向,流经湖北在武汉入长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同样发源于陕西省,流经河南,在湖北省的西北部汇入汉水。
  在汉江和丹江交汇点以上的河道两侧,是绵延的山岭,如果在这儿建一座大坝,依靠两江丰富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势,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依靠这座水库,既可以根本解决汉江下游“三年两溃”给汉江平原带来的灾难,又可以蓄水发电、灌溉农田。而且,它还可以作为将来南水北调的一个水源地,因为这儿水位的海拔高度远远高出北京的海拔高度,从理论上讲,不用通过电力提灌即可自流到北京。眼下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见证了这一决策的正确与英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6#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9:22 | 只看该作者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1958年3月25日,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正式作出了修建丹江口水库的决定。中央决定,成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总指挥部,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湖北省省长张体学担任总指挥。
  这座巨型水库的修建,不可避免地要淹没包括湖北、河南两省大片的地域,均州古城属于水库中心地带,均州不保,净乐宫就更不用说了。
  为了抢救和保护丹江库区的文物古迹,1956年,湖北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队伍对均州古城、尤其是净乐宫的文物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并登记造册,随后向国务院提交了报告,详细上报了文物搬迁事项及所需的费用。
  遵照国务院指示,1958年湖北省成立了“丹江口库区文物搬迁领导小组”。湖北省省长、丹江口工程总指挥张体学任组长。
  张体学的思路很明确,对净乐宫的文物第一要搬,第二将来要复建。但当时时间紧、资金紧缺,首先要理出一个思路,这么大一个建筑,哪些搬,哪些不搬?怎么搬?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丹江口库区文物搬迁领导小组经过多次认真研究,作出了净乐宫搬迁以列入登记册的精致文物为主、除部分特别精致的建筑构件外,一般房屋建筑及宫墙都可以不搬的决定。
  1958年9月1日,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丹江口水库工程开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十万建设大军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随着水库工程的开工,净乐宫的文物搬迁也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按照计划,重要文物首先要被运出城外,然后装船走水路,最终搬迁到距均州城40公里之外的均县新城址,也就是如今的丹江口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7#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9:39 | 只看该作者

  均州古城
  从当年文物搬迁时拍下的历史照片上看,均州古城高大的城门清晰可见,一尊巨大的石龟正在出城。
  这尊大石龟是净乐宫的镇宫之宝,在净乐宫有东西两座碑亭,两尊大石龟分别驮着两块巨型石碑,碑上刻有永乐皇帝当年为修建净乐宫所下的圣旨,由于是皇帝亲赐,因此身价自然是至高无上。
  净乐宫龟驮碑通高8.5米,每座重约102吨,其中碑帽重8.5吨,碑版重17吨,最重的要数石龟本身,竟有76吨重。就这样的重量,要将它搬移到几十公里外,别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放到现在,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而当时的设备条件的确是望尘莫及。
  经过多方查询,我们在远离丹江口市300多公里的湖北省宜昌市找到了三位曾亲自参加文物搬迁的老人,他们都是当年从安徽淮河委员会抽调来参加丹江口水库工程建设的,属于起重团三连。另外,我们在宜昌还找到了当时文物搬迁的负责人——高应勤,1959年,担任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二支队队长的他,奉命到均县负责文物搬迁。
  几位老人的共同回忆,使得净乐宫文物搬迁的真情实景逐渐清晰起来。
  1960年四、五月份,净乐宫文物搬迁正式开始,起重团三连承担了这个任务。那时他们的设备条件非常落后,连台起重机都没有,搬迁的困难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料。
  面对文物搬迁中的为难情绪和实际困难,丹江口工程总指挥、湖北省省长张体学对工人们说:“500年前,古人能把它搬来,我就不信今天没办法把它搬走?”通过层层发动,一套采用原始办法搬运大石龟的方案确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8#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29:56 | 只看该作者

  搬运
  首先,从云南买来了十几根粗大的杉杆,在龟碑上方搭起三组支架,用大号钢丝绳捆牢,用多组俗称为“葫芦”的滑轮和手摇车将龟碑慢慢分离起吊,同时,拿钢钎铁锤慢慢掺动它的连结部位。
  石龟吊起后,在它的底部先竖着放两排枕木,而后横着放圆木和无缝钢管,上面再竖着放几排枕木,这样再把它放在枕木上,几十号人前拉后推,一点一点地往前挪。其间,还得不断地把后面腾出的木板和圆木钢管再放到前面。行进中,有人不时喊出高昂的号子,给大家提气助威,远远望去,场面蔚为壮观。
  搬运这些大家伙真像蚂蚁啃骨头,从净乐宫出东城门再到汉江码头,一共七八百米的路程却要20多天,而且中间还要过几道难关。
  均州城里地势比较高,出城门大概有七八米高的坡度,用什么办法把70多吨的东西送下来呢?大家用钢丝绳串“葫芦”,一个死头打在一根大圆木上,圆木就横在城门上,活头就在卷扬机上,慢慢就把它送下来了。
  搬运的另一道难关就是上船和下船,上船必须找到一种地面和船体的连接方法,而且要特别小心,弄不好也可能出大问题。
  除了两尊巨大的龟驮碑之外,搬迁的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净乐宫门前的那座大石牌坊了,为了它的搬迁,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
  棂星门
  一座石牌坊学名叫“棂星门”,为六柱五楼五间冲天华表式,从建筑形式上看棂星门系石凿榫卯仿木结构的冲天牌楼,建筑艺术精湛,是明代所建石牌坊中的极品。
  整个牌坊由200多个大小石构件组成,人们仍是用起吊大石龟的办法一件件地拆卸下来,然后再装到平板拖车上用拖拉机拖走上船。搬迁队伍前后经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将原定的830多件大小文物搬运到丹江口。
  搬迁过来的文物一开始临时放在水库大坝一侧的物资站,此后,丹江口工程副总指挥、襄阳专署专员夏克带领有关人员,准备为净乐宫将来复原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当走到离水库大坝不远的金岗山北坡时,夏克发现这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整个形状像一个簸箕更像一把交椅,大家一合计,便把这个地方确定下来。
  于是,大批的文物由工地工程机械团陆续搬到这里,1967年,大坝下闸蓄水,均州古城连同净乐宫随即全部沉没水底。
  按原定计划,净乐宫复原工程于1965年由丹江口工程局逐步展开。这年秋天,两个碑座基础工程完工,巨大的龟驮碑也准备复原落位。就在这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净乐宫复原工程被迫中断。此间,不少文物被当地百姓拉走当了建筑材料,甚至于砌了猪圈和厕所。
  1983年,均县改为丹江口市,在此后的岁月里,人们对净乐宫搬迁文物进行保护和复建的呼声日渐强烈,各级新闻媒体也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
  从1987年开始,仍属于国家级贫困县的丹江口市在国家计委、湖北省文物部门的支持下,利用有限的拨款和自筹资金逐步开始了复建的多项基础工作。
  1987年1月5日,净乐宫两座巨大龟碑开始吊装复原,按照当年龟驮碑安装的标准,在省文物专家的指导下,买来了几百斤糯米和石灰,然后放在一起熬,用熬制的糯米石灰浆粘合碑体,采用双机合吊的办法,圆满完成了碑体安装。
  随后,市政府公布了净乐宫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完成了一千多米的宫墙建设,而且把“文革 ”中散失的文物大都寻找回来,集中在宫墙内以利保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9#
 楼主| 发表于 2017-4-22 00:30:12 | 只看该作者

  施工建设
  经过多方努力,2000年6月,大规模的净乐宫复建工程终于正式启动。
  然而,在“棂星门”大石牌坊的复原过程中竟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人们在清点构件时,发现原应是6根大寿柱而现在却只有5根,另外一根怎么也查不到它的下落了,就只有想办法找到与它的色泽、材质基本相同的石料替代。
  人们没有想到,从寻找石材到棂星门复原成功,竟然用了两年。
  经过48年几代人的努力,最后又经过5年的集中建设,净乐宫复建项目主体工程终于在2005年底完工。复原的净乐宫占地比原来稍小一些,但它的主体建筑却是照旧复原,而且是依照山势层层高叠,更显壮观。
  2006年3月31日,农历的三月三,净乐宫迎来了它复建竣工暨开光大典的日子,丹江口人沉浸在节日般的欢乐当中。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净乐宫的棂星门、龟驮碑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名列其中,享有了它理应得到的荣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