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城事] [民国才子的武汉踪迹]唐一禾:与哥哥长眠在长江

[复制链接]

1717

主题

2904

帖子

7660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2: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记者李煦 图/记者喻志勇
  唐一禾,原名义和,武昌县金口镇人,生于1905年,1924年就学于北平艺专,1927年回武汉参加北伐军政治宣传工作。1930年赴法留学,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巴黎美术学院,友人劝他留在法国,他却执意回国。当年回到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兼西洋画系主任。武昌艺专是他的哥哥唐义精先生等人1920年创办的,是湖北最早的一所高等艺术学校,也是我国最早的4所艺术学校之一,是今日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
  1936年,唐一禾创作了油画《武汉警备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捍卫祖国山河的英勇战士形象。这幅画在南京举办的全国美展上展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保卫大武汉”的口号响起,他带着学生,画了40多幅一丈高的巨型抗日宣传画,有的悬挂在江汉关上,有的挂在车上在三镇巡游,极大地鼓舞了武汉军民抗战的斗志。
  1938年,唐氏兄弟领导学校,辗转宜昌、宜都,最后搬到四川江津。1944年3月24日,唐义精、唐一禾乘坐民生公司“民惠轮”从江津赴重庆开会。因轮船严重超载,驾驶者处理失当,船行至“小南海”触礁翻覆,包括唐氏兄弟的三百多人遇难。
  唐一禾先生的儿子、著名画家唐小禾撰文写道:“唐一禾擅游泳,本应在生还者之列。他在事发之初本已出险,还救了一个老妇人上岸,但又下水去救兄……唐一禾在江中找到兄后,本还可以出险,但被一伤兵抓住,终因体力不支,三人一起沉入江底——这是将他们打捞起来时见到的情景……唐一禾穿的是西服,关节处全磨破了,可见之前的挣扎。上岸不久,他的双眼流出血水。”
  这年,唐义精50岁,唐一禾39岁。他的《七七的号角》现存中国美术馆,受到美术史家们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不过这是一个小幅的油画稿,这幅画也不过是“抗战史画”的一个开篇,由于战时缺乏油彩,唐一禾没有继续画下去。
  人们没有忘记他。1957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唐一禾画集》,郭沫若为题写书名,陆定一作了序言。1984年,北京、上海、重庆、武汉和台北的艺专校友在“两唐”遇难四十周年之际举行纪念会。1991年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了《唐一禾画集》。
  正如他的儿子唐小禾所说:“可以告慰英灵的是:我们在各种困难中活了过来,……我们成长了,做了我们对国家和人民该做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