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4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城事] [民国才子的武汉踪迹]邹韬奋:战乱中最好的上司

[复制链接]

1717

主题

2904

帖子

7648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4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2:3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书店的原址在此楼中
  战乱中最好的上司
  文/记者刘晓宁 图/记者喻志勇
  消失了的生活书店
  民俗学家刘谦定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半沮丧一半心痛地说:“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用?”
  他指的是已被拆毁的交通路生活书店旧址,邹韬奋曾经工作过的地方。2009年,刘谦定曾向武汉市文化局递交申请,希望将生活书店旧址认定为文物,加以保护。
  是该保护。抗战初期,生活书店总店迁到武汉,到1938年撤出,生活书店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了56家分店,大量出版发行进步刊物,掩护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周恩来两次来此演讲。
  生活书店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然而,尽管刘谦定竭力奔走,生活书店还是在2010年被拆除了。
  记者来到江汉路探访时,只看到方形的地铁站出入口“吞吐”着乘客,地铁站口四周搭着高大的脚手架,旁边的专卖店门口,一位年轻的女孩正在拍着手促销。
  滚滚的商业浪潮完全淹没了曾经书香四溢的交通路。
  我在想,如果风度翩翩、架着一副滚圆眼镜的邹韬奋从街角走来,迎面撞上这样一个未来世界,会开怎样的玩笑,又会写出什么样的报道。
  武汉新闻人的怀念
  旧址已无迹可寻,幸好还有一直怀念着邹韬奋的人,可以跟我们讲讲他的故事。
  朱生华,86岁,武汉市社科院离休干部。他从25岁开始做记者,崇拜邹韬奋,因此搜集了很多他的资料。
  在朱生华老人家里,他一一拿出来向记者讲述。其中有一篇是生活书店店员钱小柏写的《回忆韬奋先生》,发表于1984年。钱小柏专用一段回忆了生活书店的伙食。邹韬奋特地请了厨师,由书店支付比别家高的伙食费,店员们免费吃。
  最温暖人心的是,武汉局势暂时稳定之后,邹韬奋想到很多职工是在上海沦陷前,匆匆随书店迁到武汉的,家属都没带来。因此,他让店员们回老家去安排,老家实在没人照顾,还可以把家人带到武汉来。为此请假一个月左右,不扣工资。
  当时长江交通已断,得由广州、香港绕道到上海,火车、轮船、食宿,包括携带家属来武汉的费用,生活书店全报销。有的店员听邹韬奋这样说,流下了眼泪。最终,只有两名店员提出了回老家的申请。
  当时邹韬奋的夫人沈粹缜也在上海,然而他并没想着先把自己的家人接来。
  饭桌上“八卦”郭沫若
  有一段时间,书店为了方便在三楼编辑部的几个人,请厨师每天把饭菜送上楼。当时物资紧张,连桌凳都缺,大家就围着一个乒乓球台开饭,站着吃。
  起初,有人搬来椅子让邹韬奋几个领导坐,邹韬奋坚决不肯,说大家不坐,他也不坐。还说这样吃饭好消化。
  吃饭的时候,邹韬奋说说笑笑、很活跃。会跟大家讲周恩来怎么劝郭沫若当三厅厅长,还“八卦”郭沫若和于立群结婚的事儿,他的评价是两人年龄相差太大,但是生活过得很好。
  他还经常“撩”张仲实。张仲实是著名的马列主义学术理论研究专家,陕西人,在家乡没见过鱼,到了南方也不吃鱼。
  每次桌上有大骨头的熏鱼之类的,他一定要夹一些送到张仲实碗里,说:“不吃可惜,大可一试,非吃下去不可。”
  蒋介石的哑谜
  邹韬奋在“八办”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事曾多次见诸媒体,然而,朱生华说他在武汉也见到了蒋介石,是蒋介石要见他。
  1938年春,蒋介石约邹韬奋到他的武昌寓所谈话。前一年,他还作为“爱国七君子”被关在蒋介石的大牢,转眼又成了座上宾。
  邹韬奋对蒋介石说,他是这个国家的舵手。他在委婉地表达蒋介石应该更加注重民族领袖的责任,而不仅是一党领袖,因此不应排斥异己。
  而蒋介石反复强调“注重组织的重要”。直到告别,邹韬奋都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经过蒋介石的首席幕僚陈布雷的点拨,邹韬奋才恍然大悟:蒋介石想引诱他加入国民党。
  蒋介石早就打过这个主意。1936年,杜月笙找到邹韬奋,说“蒋先生”约他到南京面谈,还说南京方面由戴笠到站迎接,保证安全。邹韬奋不知道蒋介石是何用意,连夜乘船跑到了香港。后来才知道,蒋介石是想拉他入国民党。
  没能看到抗战胜利
  在武汉期间,邹韬奋曾向周恩来提出加入共产党,被周拒绝了。他认为邹韬奋以民主人士的身份,在国统区工作更为有利。
  长期的流亡生活,摧残了邹韬奋的身体。1942年,邹韬奋患癌。1944年,日军谍报机关已知道他在上海治病,派出特务四处打探,他无法住在医院,只好转移到民居。当年7月病逝,骨灰以化名存于殡仪馆。
  他最终没能看到抗战胜利。
  临终前,他给夫人沈粹缜写下三个字——“不要怕”。
  邹韬奋,我们知道这个名字。然而并不像鲁迅,我们熟悉他的相貌;也不像茅盾,我们在课本里读过他的文章;更不像郁达夫,我们知道他和王映霞的“八卦”……邹韬奋之于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
  在搜集他的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是那样鲜活地在武汉生活过,勇敢、幽默、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并且,他是每个职场人都想遇到的好上司。遗憾的是,他在武汉的踪迹我们已无处凭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