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城事] 大武汉的历史 感受武汉老工业路线

[复制链接]

1717

主题

2904

帖子

7658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5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1 17:1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同孙中山之于广州,袁世凯之于天津,曾国藩之于长沙,武汉三千多年的建镇史里,惟有张之洞治鄂的这一段清晰可辨。孙中山在视察武汉时曾称张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肯定他的实业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人才和思想等基础。张之洞督鄂近20年间,在汉阳龟山至赫山临江一带造就了十里“制造工业长廊”。铁厂炼出中国第一炉钢水,兵工厂造出的新式步枪打响了辛亥第一枪,京汉铁路武汉段令武汉由一个深居腹地的中等城市一跃成为交通要枢。武汉在20世纪初成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大都市,也主要得益于张之洞治鄂期间的成绩。
  由于近半个世纪被扣上汉奸的帽子,在武汉,与张之洞有关的历史遗迹现存不多,但留有实际用途的兵工厂、铁厂、纺织厂、船厂等却别具看点,它们作为武汉国有经济命脉的前身,仍在武汉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在此之外,最让武汉市民感怀的,是一处名为“劝业场”的老市场。劝业,这一温情的名字竟是沿袭了张之洞督鄂时期的叫法,是张之洞为鼓励民间商业的一大成果。如今位于武汉大学之侧,虽有些破败,但仍能见着百工劳作之景。
  武汉人稀罕张公。在民国初年乱世中,张之洞的墓始终无恙。据说北伐战争期间,国民军一支部队经过双庙村,一个湖北籍的连长带着全连士兵到张之洞坟前鞠躬致祭。在武昌,原有一条张之洞路,1936年命的名,后因国人对张之洞的历史错判而不得不几易其名,直到2010年借张之洞督鄂120周年之际才恢复原名,作为武汉人对于张总督的一种告慰和感谢。
  对于武汉来说,正是京汉铁路上隆隆行驶的火车、长江上轮船鸣响的汽笛和汉阳铁厂高耸入云的烟囱,才使中国社会的近代转型之路显得具体可感。
武汉阅马场

  旅行家指点:近代工业路线
  1.汉阳铁厂遗址:1938年,日军大规模入侵武汉,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将汉阳铁厂整体搬迁至重庆大渡口,不能搬走的原厂房全都炸掉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原汉阳火药厂遗址上重建汉阳钢厂。现在,最老的厂房、机器也只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不过这里已建起一座工业博物馆,成为武汉最重要的工业遗迹看点。位于汉阳琴台大道。
  2.张之洞路:位于紫阳湖以北,西起武汉临江大道,东至中山路,长约2580米,沥青路面。因此路有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十多年的总督衙门和他“洋务新政”办的实业、学堂、兵营的遗址和遗迹,而被命名为“张之洞路”。
  3.老江岸机务段遗址:位于汉口二七路,是武汉近代铁路工业为数不多的一件存世珍宝。二七路一带由1923年二七京汉铁路大罢工事件得名,当时的二七路地区是京汉铁路刘家庙车站(江岸车站的前身)所在地。这里的铁路文化保留非常完整,此路就是由转车台命名。其中的机车转车台最为珍贵,100多年前由法国人修建,用于蒸汽机车调换方向,现在仍能看到保存完好的遗址。
  4.汉阳兵工厂:曾因战乱数度迁址,现位于武汉江夏区,改名为“3303工厂”,以军品修理为主,白云洞旅游区就坐落在3303工厂内,风景不错。
民以食为天

  汉口老街巷:花楼却是革命地
  1860年,汉口开埠。租界开辟之初,汉口闹市和民房几乎都集中在汉水岸边,而开阔平整的长江北岸却仍寥无人迹,荒野一片。英国人在为自己的租界选址时,撇开了热闹的汉水地带,而选择了长江岸边。随后,英德日俄法五国纷纷投巨资改造长江北岸大片“旷野之地”。逐渐,武汉的中心由汉水之滨的汉正街移到了长江之滨的江汉路以北广大区域,传统内河口岸的小农经济在欧风洋雨的洗礼下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