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咵天杂谈] 令人神往的“潜江八景”

[复制链接]

29

主题

44

帖子

155

积分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积分
1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14:2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杨锡垒)“十景”“八景”之命名在全国各地甚为普遍,我们潜江也不例外,也有个“潜江八景”。此处所谓的“景”,自然是“景点”。景点虽小,却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反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信息,甚或能代表某种地域特色。潜江虽没有高山巨松的巍峨壮观,却有荷塘莲藕、小桥流水的悠悠清韵。一马平川的江汉平原腹地潜江,着实有许多令人神往的美景。毛道海在他的《潜江风情录》中,为我们描绘了“潜江八景”。

“潜江八景”有四景在潜江县城,它们是:“东城烟柳”“南浦荷香”“僧寺晓钟”和“清溪山色”。

先说“东城烟柳”。“柳”本就婀娜多姿,这烟中之柳岂不更加影影绰绰,似有似无、缥缈难辨?从这景点之“名”就可见非同一般!据作者介绍,潜江城北有一条源于汉水的芦洑河,它从竹根滩杨林洲分出一条县河,县河经过潜江东城,再过班家湾、刁家庙、总口而至许家口,全长60多里。城东门外有条东河街,那里“市肆肩摩,商帆雾泊”,特别热闹。除有“世受国恩坊”“火星楼”“法云寺”等文化建筑群外,还有一条通向明朝名臣欧阳东凤别墅的青石板道。“东城烟柳”就在东河街对岸的县河堤上。我想那河堤和河滩上一定有一条长长的柳树林带,县河的“水汽”,旷野的“雾气”及东河街的“炊烟”在柳林中缭绕,站在东河街这边远远望去,那烟雾缭绕的柳林,不正像蓬莱仙岛的海市蜃楼么?“东城烟柳”之美,美在一个“幻”字,虚无缥缈,若有若无。难怪历代的文人墨客为它留下那么多赞美的诗歌。

再说“南浦荷香”,它可不像“东城烟柳”那样随着时光的流逝已荡然无存。在潜江城区章华南路与318国道的交口处,如今还有“南浦荷香”这一景点。这是1986年潜江籍美术家王万喜匠心独运,在这里雕塑的一座手托荷花的仙女雕像,仙女洁白如玉,荷花晶莹似雪,一人多高的底座上刻着本邑嘉庆举人宁熙朝的一首绝句:“荷叶荷花匝水滨,石桥月划一钩银。不须更酌荷筒酒,只嗅荷花已醉人。”“南浦荷香”本是造物主给潜江铺设的一处自然景观,就是在潜江城南有一大片荷塘,那里的景色,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那里的美景让文人墨客们留下不少诗句,明初江西儒士曾恺写了一首以“南浦荷香”为题的诗,于是“南浦荷香”的美名便传扬开去。“南浦荷香”的魅力在于一个“香”字,微风吹来,那荷叶荷花的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让人沉醉。这是上天给水乡儿女的特殊馈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景不在大,有诗则行。胜景一旦与神、与仙、与诗联系在一起,就别有意蕴了。我们真该感谢美术家王万喜先生,是他的匠心独运,使“南浦荷香”这一景点更有灵气,更上台阶。同时也为后人寻景提供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依托。

从毛道海的著作中,我们得知潜江历代有许许多多的寺庙、道观。“肇自汉唐”的“卧佛禅寺”(后由幽谷法师更名为“大佛寺”),在全县寺庙中是首屈一指的。从明景泰三年,到清康熙三十年的239年间,先后重修了大佛殿,新建了佛庙、法堂、山门、圆通阁、韦驮殿等。明顺治二年,远从护国禅寺来大佛寺“领其事”的妙惇上人,又请来大藏尊经6350卷藏于寺内,大佛寺便成为荆楚一方屈指可数的禅寺之一。据作者考证,它的位置在城西的马昌湖畔并靠近三板桥,就是如今市交通局后院一带。古时候这里有座“寿灵山”,说的是山,实际上只是一块“势若隆起”的高地。这里林木丛生,三面环千亩马昌湖水,一面倚百里芦洑河堤,是一块树大林深的幽静之地。据《潜江县志》载:“康熙十一年,壬子十月,虎至西城大佛寺。”可见这里的林木高大茂密。佛家选这块净土建寺,足见其高明。志载嘉靖初年,潜江护城堤决口,滔滔洪流把一口大钟径直“送”到山门前,寺僧们打捞起来,将其置于殿内,值班僧每晨起撞钟。于是,大佛寺便和“晓钟”连在一起,成为一景——大佛寺晓钟。“大佛寺晓钟”之美,美在一个“幽远”。毛道海在他的文章中有一段绝妙的描写:“僧寺晓钟不同凡响,这钟声,在晨雾缭绕的平原村庄里,在曙光初照的江汉泽国中,悠悠回荡。它给人以希望,催人奋进。听到钟声,田野的农夫把绿浪撒向大地,舟楫的渔子将碧波拉入网中……”

如今在城北马昌垸重修了大佛寺。此处香火虽盛,却没了当年的“晓钟”。从“曹禺公园”建设规划图上看,近两年将在它的西区建一座规模宏大、建制完备的卧佛寺,“僧寺晓钟”有望再现。

再说“清溪山色”。潜江本无山,哪来的“清溪山色”呢?经作者考证,它实际上指的是“潜阳琳宫第一”的妙庭观景色。潜江城东门的妙庭观,有的记载说“肇自晋宋”,有的记载说“创自五代”,总之它是一座古老的道观。明洪武初年在东城重建,“观内有三清殿、四圣殿、蓬莱阁、钟鼓楼、元真堂、建化堂、元帝祠,还有高约丈许的石台。全观建筑丹漆粉饰,五彩辉煌。”工部侍郎李浩在他的《妙庭观记》中说:“度地之形势,山环水绕,不啻蓬莱仙境。”又说“妙庭观也叫妙庭山。”人们常把寺庙称之为“山”,李浩之说定源于此。明隆庆进士刘垓的《题妙庭观》诗,也印证了李浩的说法。晚清秀才郭兆梅写的七律《清溪山色》中有这么一句:“吟出新诗补画屏”,关键就在这个“补”字,前人吟咏山色的诗篇那么多,为什么还要补呢?因为与别人不同,他所写的是没有山的“山色”。

县城之外还有四景,它们是:“蚌湖秋月”“浩口仙桥”“芦洑宝塔”和“白洑波光”。

先说“蚌湖秋月”。关于这一景有这样一个传说:汉江蚌湖堤段决口,将蚌湖街分成了上蚌湖和下蚌湖。就在决口的那一天,从汉江上游划来一艘木船,两条蛇精化成的两个美女要求搭船,艄公欣然应允,船行不远,她俩又要下船,艄公也高兴地答应了。两个女人见艄公这么好,就对他说:“你的船赶快往前划,走得越快越远越好,不然将有灭顶之灾!”那艄公颇感蹊跷,却又不敢怠慢,拼命前划,船到如今的高石碑砖瓦厂处,突然一声巨响,蚌湖决堤。据说决堤前三天,附近伍家庙的住持和尚就有预料,他曾用盘子端着糕点在街上叫卖:“盘糕!盘糕!”暗示人们赶快“盘”到高处以避洪水,那些明白“盘糕”就是叫“搬到高处”的人,免了灾难。两条蛇精责怪住持和尚提醒了人们,于是刺瞎了他的双眼,以示惩罚。此传说大大增加了这个景点的神秘色彩。据作者搜集到的资料记载:“古蚌湖是汉江滩上与汉江平行的一条河,名蚌湖河。这条河在蚌湖后街形成一个长宽约3丈的水潭,水平如镜,深不可测。在秋天的三个月里,天天晚上都可见潭中有一轮月亮,它不像天上的明月那样轮廓分明,而是像筛子大的一团波光,似灯火灼烁,熠熠生辉。更深夜静,万籁俱寂时,有笙歌舞乐之声从潭中传出。”多么美妙,多么神奇!以今天的科学水平,当然能对那里的景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但在古代,在迷信思想充斥人们头脑的年代,那里当然是一个奇幻的所在了。

再说“浩口仙桥”。我是浩口人,童年在浩口街上度过。“八仙桥”是我常去的地方,特别是每年夏天那月白风清的夜晚,我和小伙伴们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八仙桥”去玩耍。记得是一个叫李昌炳的大哥哥带领着我们,有时候讲故事,当讲到“鬼”时,我们一个个敛声屏气缩作一团;有时候捉迷藏,我们还躲到仙桥的桥洞之下,桥洞的两边根部,都有一排七八寸宽的条石,人可以猫着腰,背贴桥洞站在那儿,因而胆大的就可躲到那里去……听了这些,你一定知道我们对“八仙桥”有多么熟悉了。在我的记忆中,“八仙桥”只有一个桥洞,桥面距水面有一丈多高,桥面由条状的青石板铺成,两边的栏杆用许多块宽宽的青石板做成,上边刻着花纹图案,两块石板交接处的上方,有的是一个石球,有的是一个六棱形的小石墩。不过,我们看到的桥栏杆已不完整了。从街这边朝区公所里走,右手边的栏杆只剩两块石板了,左手边的栏杆相对完整些,但也有残缺。听老人们讲,那是被日本人的飞机丢炸残损的。刚才说到的区公所的房子以前是祖师殿,殿门正对着“八仙桥”,殿的墙面很高大,上方镶嵌着一条宽宽的青石,青石上雕刻着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等八位神仙过海时的姿态,各呈风骚,神采奕奕。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的“八仙桥”,虽还在那个地方,但桥洞改成了三个,桥面和桥栏杆全由钢筋水泥铸成。新做的“八仙桥”已完全没了当年的风貌和韵味。毛道海在《浩口仙桥探源》一文中,写到了“吕洞宾的传说”,写到了八仙桥与祖师殿之间那条神秘的白玉带,为“浩口仙桥”增色不少。我读此文,觉得他的这些描绘,与我儿时的记忆才是吻合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作者的一种美好寄托,通过写“仙桥”一景,来表达对浩口人民的美好祝愿,对家乡潜江的无比热爱。

“芦洑宝塔”和后来修建的“景峰庵”在天门张港的塔湾。张家港以前归潜江管辖,是1954年划归天门的。“芦洑宝塔”为“七层浮屠”,建它是为了“镇锁三渎”,减少水患。这“三澨”指的是汉江、芦洑河及泗港河。因当年这三条河经常洪水泛滥,给天潜沔三县人民带来惨重灾难。“芦洑宝塔”修建后,非但未能“镇”住洪水,连自身也被洪水冲到河里去了。清康熙年间,云游僧人雄峰及其弟子默持,四处化缘募捐,得慷慨解囊者甚众,于是在芦洑塔原址上修建了“景峰庵”。

2014年曹禺公园的西北角耸起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芦洑宝塔”,塔身九层,塔顶镶金,雕梁画栋,精美无比。塔的左边一个龙头神龟托一块高大的石碑,市政协原副主席程家弼撰写的《芦洑宝塔赋》镌刻其上。此处常引来市内外众多游客游览观看,成为潜江的又一重要景点。

最后说“白洑波光”。据作者考证,明洪武元年,潜江知县史纯一在红庙下游的泗港设驿,起名“白洑驿”。驿,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住宿、换马的住所,相当于现代的接待站、招待所。在明代,从钟祥的“臼口驿”到天门的“干镇驿”,三百多里的汉江上,中间就只有潜江的一个“白洑驿”。来往的官船、商船之多可想而知,人多船多当然就成了“景”。再加上一条汉水,奔腾不息,白天的太阳,晚上的月亮、星星,还有船上、驿站上的灯火一齐落到汉江里,不就成了“波光”么?可以说,这“白洑波光”就是泗港白洑驿的风光。

据毛道海所著,潜江旧志上对“潜江八景”的记载,仅是“一景四字”,共32个字。我从内心里佩服作者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想象入情入理,推理丝丝入扣,仅凭32个字,演绎出八篇文章,两万多字,且生动有趣,文采四溢。我更佩服毛先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精神,为弄清这八景,作者不辞辛劳到各地查访,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为家乡的民俗文化的发掘整理,做了一件功不可没的好事。

历史上的“潜江八景”,现在只有“南浦荷香”“浩口仙桥”“芦洑宝塔”三景得到了重建。我希望在新的时代,家乡能出现更多的景点,让我们的城市建设更上一层楼,让家乡人民的生活再上新台阶。湖北日报客户端潜江频道2024-03-17 16:2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