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刘少奇故居 在汉口友益街尚德里2号(今为4号)。 1926年10月21日至1927年7月上旬,刘少奇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于此。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的部分领导同志也在此居住。当时,刘少奇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湖北省总工会秘书长,在此编写了《工会代表会》、《工会经济问题》、《工会基本知识》三本书,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会建设最早的专门著作。 故居是里弄式二层楼民房,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120平方米,砖木结构,石框门,进门为天井,过天井是客厅,客厅左右各2间,每间面积20平方米,楼上房间布局与一楼下基本一致。刘少奇住在大门左边的楼上房间里。为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18名人故居盘点
九、向警予故居 有两处,分别在汉口贤乐巷永福里9号和三德里27号(原96号)。 向警予(1895—1928年),湖南溆浦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运动领导人。1927年4月来武汉,先住永福里,后迁三德里,直至1928年3月20日被捕。 永福里9号位于民众乐园左侧,为一幢二层砖混结构楼房,坐南朝北,青砖布瓦,石框门,进门一天井,檐高8米,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现为居民住宅,破损严重。三德里27号位于车站路,坐南朝北。原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改建时将地板、木栅拆除,换上混凝土楼板。整修后房屋基本保持原结构,现为居民住宅。三德社区有武汉市人民政府1988授予的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向警予故居”,现在成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十、冯玉祥故居 冯玉祥将军1937年11月到1938年9月曾在千家街居住并从事抗日活动,因此这一处老房子极具历史价值。(07年2月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12日)报道了武汉市拆除有一百年左右历史的冯玉祥故居) 。 冯玉祥将军旧居为西式洋房,坐北朝南,青砖红瓦两层砖木结构,勒脚与腰线采用花岗岩砌筑,南面建有圆拱券走马廊,建筑面积1338.89平方米,落成于1926年,当时是基督教英国循道会武昌千家街福音堂堂区的教牧人员住宅楼。 现在武汉冯玉祥故居修缮完毕,却被武汉市化学工业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挂了牌当做办公楼。 十一、恽代英故居 有两处,分别在武昌区涵三宫1号和武昌得胜桥50号。 恽代英(1895一193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武昌。1921年入党,后赴安徽、四川、上海等地工作。1927年春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武汉军校常委兼总教官,大革命失败后离汉参加南昌起义。1931年牺牲于上海龙华。其中涵三宫1号为其家1913一1918年的住所,占地面积506平方米,使用面积306平方米,坐北朝南,石框门,进门为天井,大小房间共21间。房屋系砖木结构,属20年代初的中式建筑。现为居民住宅。 得胜桥50号为恽代英1918一1927年期间在武汉时的住所。砖木结构,坐西朝东,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房顶由3个单檐硬山顶套连而成,布瓦铺盖,梁架为抬梁式,梢间椽檩在山墙上,房高10米,旧址西面筑有小院。整个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原建筑已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