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人一天都在吃些什么   赶紧来看看吧   老北京的美食真的不要错过   早上7:00   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豆腐是卤水点出来的,老味道十足,搭配刚烤出来的烧饼,香气四溢、酥香掉渣!咬一口烧饼,喝一口豆腐脑,这就是简单的幸福!   徐记烧饼铺:西城区白塔寺安平巷31号   李记烧饼:昌平区小汤山镇新世纪北侧   杨记老北京烧饼:海淀区民族大学西路   李小老烧饼:朝阳区常营民族家园1号内10-11号   老四烧饼:丰台区西三环丽源路56号院   西海子西园烧饼夹肉:通州区玉桥西路格兰晴天小区南门   包子+炒肝   北京的包子全是大屉蒸出来的,面发的要好,蒸出来的包子要“喧乎儿”。而包子炒肝儿,从老年间的早点也变成了现在北京的一道著名小吃。不过真正的北京人还是把它作为早点享用。   汇兴居老北京卤煮炒肝包子:东城区体育馆西路四块玉街   小胖包子王: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127号   姚记炒肝店: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288-3号   豆汁儿+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爱吃。老北京吃烧饼爱夹焦圈,喝豆汁儿的时候也爱就着焦圈,但更多的人把它当做早餐。   老磁器口豆汁店:东城区天坛北门对面   尹三豆汁:东城区东晓市街176号   护国寺小吃店: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180号   锦馨豆汁:东城区天坛路天坛公园北门西侧   豆浆+油条   北京有油条开始,几乎成为早餐的首选了,豆浆油条也就成为了标配。油条都是现吃现炸,出锅时,看上去色泽金黄,外脆里绵,趁着刚出锅的热呼劲,再伴以豆浆就组成了老北京人最钟爱的早餐。   糖火烧  
  北京人常吃的早点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香甜味厚,绵软不粘,外皮酥脆,内瓤层次分明,筋道利口。   面茶   喝面茶的人越来越多,问其缘由,答得更是干脆,一为开脾健胃,二为过过口瘾,三为晨练充饥。  
  早餐要吃好,煎饼来一套!北京人的早餐几乎离不开煎饼~而现在煎饼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了。   在北京,有一种神奇的东西,上班族每天都会买一个带到公司当做早餐,那就是——鸡蛋灌饼,味道也是各不相同。 中午12:00   在北京吃午餐   就不同于早餐的简单   北京的午餐满足肉食者的一切需求   颜值与美食也可以兼得   老北京粉蒸肉   正宗老北京粉蒸肉是一道美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京酱肉丝   京酱肉丝又做京酱菜,是传统北京风味菜,选用猪里脊肉为主料。   蟹黄豆腐   蟹黄豆腐是一道汉族特色名菜,属于京菜。主料南豆腐。   葱爆羊肉   羊肉滑嫩、鲜香不膻、汪油包汁、食后回味无穷。也是北京人很喜欢的一道家常菜!   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种特色的炒面食品。炒疙瘩色泽深黄,黄绿相映成辉,食之绵软柔韧,醇香可口。   酥焖带鱼   这是一道传统的北京菜,在宫廷菜和官府菜中也声名赫赫。   它似蜜   形似新杏脯,色红汁亮,肉质柔软,食之香甜如蜜,回味略酸。   菜包鸡   菜包鸡属于京菜,食材有大白菜、鸡胸脯肉。   酱爆鸡丁   京酱是北京的一个特色产品,由此衍生出很多以酱爆命名的菜,酱爆鸡丁就是最典型的一个。   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汉族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   北京人气京菜馆   小吊梨汤:海淀区紫竹院南路外文文化创意园   那家小馆:朝阳区建国门外永安里10号   局气:西城区半步桥街14号   四世同堂:西城区西便门内大街85号金色夏日酒店内   北平食府:丰台区右安门外大街56号   下午三点,如果你有时间来个下午茶   那一定是极惬意的生活   宫廷奶酪  
  老北京宫廷奶酪是北京人常吃的一种日常小吃,小甜食。下午时光用来消遣时间最合适不过了。    
驴打滚是老北京传统小吃,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老少皆宜。   
  北京孩子从小就经常喝的瓷瓶酸奶,下午用来消遣时间,既解渴又解馋。   炒红果是老北京的汉族小吃。看起来晶莹剔透,吃起来更是酸酸甜甜,是很地道的北京美味。 晚上19:00   夜幕下的北京   当黑夜来临灯光将城市笼罩   一边体验美食一边感受北京的夜景   烧烤   烧烤对于北京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样美食,秋季一样可以去吃哦!  
  很受北京人和广大外地人的喜爱,地道的老北京炸酱面精髓都在炸酱上,选用的黄酱一定要好,晚餐吃点炸酱面也是不错的。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风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又脆又鲜,不油不腻。和朋友约起来喝点酒,用爆肚下酒,真真是极好的。  
  晚饭吃一顿铜锅涮肉,想想就开心,不用赶时间,慢慢吃,喝点酒,生活就要多姿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