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下午2点,武大凌波门。
夏日正盛,站在绿荫下远眺,东湖栈道上人头攒动,蓝天白云掩映着湖对岸的高楼,令观者有种惬意的微醺感。
高温在燃烧着理智的同时,也燃烧着荷尔蒙,数百名武汉年轻人跨出空调房在这里聚集,理由只有一个——参加东湖Jump,用最酷的方式致敬武汉夏天。
专业的BMX选手和滑板爱好者,慕名而来的古着爱好者、剑玉爱好者和武汉知名涂鸦馆27KM团队成员……武汉最酷、最新潮的年轻人似乎都聚集到了这里。
[backcolor=rgba(0, 0, 0, 0.498039)]一个突发奇想的举动,催生了一场前赴后继的花样跳水秀;一个自娱自乐的游戏,演变成武汉“最大规模民间集体跳湖事件”。东湖Jump,这个民间自发的活动,在火辣辣的夏天,又一次引爆了武汉。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到如今全民参与,不知不觉中,东湖Jump已悄然跻身成了江城的一张新名片。
勇敢的跳湖挑战者们,在主持人和DJ的助攻下,一个个从栈道加速,冲上60°坡度的跳台,纵身一跃,在空中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感受着那一秒失重的快感,而后优雅坠入湖中,水花四溅,引来围观人群的阵阵尖叫。

[backcolor=rgba(0, 0, 0, 0.498039)]8月19日下午,一年一度的“东湖Jump”活动如约而至。众多热爱东湖的跳水爱好者云集于此上演花样跳水秀。阳光、水花、嬉笑、尖叫,各种元素交织,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武汉夏日风情图。图为:东湖Jump现场,人山人海。
这个看上去“酷毙了”的活动,今年已经是第8次举行。每年夏天,酷暑里的一个下午,年轻人们会默契的聚在这儿,狂欢一场,然后迅速散场。
吴智强长的高壮黑瘦,89年的他看上去非常沉稳老道。作为武汉最早的BMX小轮车职业车手、跳湖发起人,他是当天下午全场最忙的人。

[backcolor=rgba(0, 0, 0, 0.498039)]好玩有趣的活动,永远不会缺乏观众。除了众多的跳水爱好者,武汉的潮人们也纷纷涌向东湖,顶着骄阳与东湖Jump同在,为选手们送去一阵阵惊呼和一簇簇炙热的目光。图为:东湖Jump活动上的潮人们。
2010年的一个下午,吴智强和朋友们在武大玩车子,经过凌波门,看到栈道,就突发奇想:“这个位置可以玩一下。”他加速直接往水里冲,把车子直接抛到空中,凌空飞起旋转做些BMX动作,然后跳到湖里。

[backcolor=rgba(0, 0, 0, 0.498039)]全国顶级的BMX(俗称“小轮车”)赛手,滑板爱好者,热爱东湖的帅哥美女……都在这里以跳跃入水的姿式,嗨翻东湖,致敬东湖。为了兼顾活动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主办方特别设置了专业组和业余组两个不同组别。图为:专业组的选手正在比赛中。
这样随性的一跳,就此开启了被戏称为“最大规模民间集体跳湖事件”的东湖Jump。
与往年活动相比,今年东湖Jump趣味性更强。除了跳湖以外,还增加了小型浪潮集市、荧光水枪大战、电音泳池派对等适合大众参与的狂欢环节。

[backcolor=rgba(0, 0, 0, 0.498039)]专业组赛道上的飞跃装置坡度达60°,业余组则降为30°。“加速,保持,对,冲上去!”,DJ用最动感的音乐为选手助攻,主持人则频频通过喊话鼓励挑战者。在DJ和围观者们的呼喊声中,选手们大受鼓舞,拼尽全力展现自己。
张驰,90后视频工作者,参加跳湖活动已经6年了。谈及怎么看待这项活动,他表示,“东湖Jump举办到现在,已经不是由发起者来定义的了。大概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东湖Jump吧!”

[backcolor=rgba(0, 0, 0, 0.498039)]选手或骑着BMX小轮车,或滑着滑板,以最酷的姿势冲上跳台,在空中尝试各种高难度动作。围观者则纷纷报以欢呼声,为其加油鼓劲。图为:一名选手比赛时失手,还未冲至最高处,便从小轮车上跌落下来。
的确如此,东湖Jump一年比一年做的大,不仅有越来越多的武汉本地伢参与,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甚至国际友人加入其中。
对参与者而言,它是突破自我、亲近自然的一次勇敢挑战;对围观的长者而言,它是了解年轻一代生活态度的一个窗口;对在汉求学或观光的人而言,这场活动可能会刷新他们对武汉这座城市的看法。

[backcolor=rgba(0, 0, 0, 0.498039)]吴智强是这次东湖Jump的发起者之一,7年前,他和朋友在凌波门的不经意一跳,就此催生了东湖Jump。他说:“起初是好玩,觉得酷。后来想通过“跳湖”,号召大家一起保护我们的东湖。我们想要证明,无需过度商业也能获得快乐,跳湖就是最纯粹、最原生的快乐!”
张驰说,“东湖Jump最迷人的地方不在凌空而上或者坠落湖中的一刹那,而是当你决定去做这件事的一瞬间。因为你开始尝试一件你仍然胆怯的事情,开始尝试不去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去想腾飞或坠落的姿势够不够酷。你抛开一切,起跑向前,对自己说whatever,然后纵身一跃!在东湖Jump中,我们收获的不是掌声,而是为热爱而活的勇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