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城事] 地大逸夫博物馆:“穿越”地球46亿年沧桑历史

[复制链接]

1726

主题

2950

帖子

8131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81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0 22:4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地大逸夫博物馆提供)

  在这里,你会感叹都教授弱爆了,400年算神马,你可以分分钟“穿越”到2亿年前。
  在这里,你能身临其境的感受现实版侏罗纪公园,体验一把与恐龙“赛跑”的刺激。
  在这里,珍藏着足以让所有女人尖叫的珠宝玉石,你还可以见到生长在海里的“百合花”。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这座埋在校园里的“金山”,六大展馆内几乎一步一景,地球起源的恢弘画卷在眼前舒展开来,让你直呼过瘾。
  远古生命足迹化石幕墙
  远古生命足迹化石幕墙:与古生物一起嬉戏
  走进逸夫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的化石幕墙,活灵活现地记录了2亿多年前爬行动物的生活场景。
  站在幕墙前,细细端详这些密密麻麻的印记,不禁让人产生一瞬间的错觉,仿佛“穿越”到2亿多年前,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很浅的水潭。看,左上方的一串脚印,是小型爬行动物在这里觅食嬉闹时留下的足迹;右下角平行的曲线,是鱼类游弋时鱼鳍划过泥土时留下的痕迹;而右上角的单曲线,则是软体动物在沙下打洞、筑窝落下的印记。
  据了解,这块遗迹化石是地学院老师在陕西做科研项目时发现,历时5年的整理、切割,由博物馆派专人从陕西运回武汉。像这样保存完好面积达100平方米的化石幕墙,在世界首屈一指,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墙”。
磁悬浮地球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变成砾岩
  40多亿年变成砾岩:世界最“高龄”岩石
  来到二楼地球奥秘展厅,一个神秘的地质世界跃然眼前。
  沿着展厅参观,九大行星的分布、地球的形成、岩石的风化地貌到冰川地貌,原本枯燥的地质知识通过信息化的展示一目了然。
  在展厅正中央,陈列着世界首创、直径1.5米、绕地球23.5度斜轴旋转的磁悬浮地球仪,观众还可以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颤动。
  在地球奥秘展厅,还珍藏着世界上最“高龄”的岩石——年龄达40多亿年的变成砾岩。尽管经历了沧海变桑田,这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岩石界的“老祖宗”依然风采不减,棱角分明,颜色鲜艳,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啧啧称奇。
关岭创孔海百合
  “似花非花”海百合:美得让人心醉
  你见过长在大海里的百合花吗?在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就可以领略到这样的奇景。一座15平方米的化石上,数十朵绽放的百合花栩栩如生,根、茎、冠全都清晰可辨,好似艺术大师的雕刻作品。整个造型如花似画,美得让人心醉。
  “海百合因其外形似百合花而得名。但它不是植物,而是棘皮动物大家庭中的一员。”讲解员向记者介绍,这面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可谓博物馆的又一“镇馆之宝”。
国内一流的恐龙展区
距今约8000万年的恐龙蛋化石
  恐龙出没,请小心!
  欣赏完似花非花的海百合化石,注意力不禁被不远处传来“嗷嗷”的叫声所吸引。
  走近一看,9具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矗立眼前,犹如置身现实版“侏罗纪公园”。
  最高大的一只是黑龙江满洲龙,体长10.50米,体高6.1米,嘴巴象鸭子,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最凶猛的是和平永川龙,它的尾巴不长、牙齿锋利、便于追捕、撕咬猎物;最“娇小”的是鹦鹉嘴龙,它的身长只有1米左右,因嘴巴弯曲似鹦鹉的喙而得名。
  9具大恐龙的周围,依偎着它们的“宝宝”——恐龙蛋。在这些恐龙蛋里面,有一窝形状非常奇特的长形蛋化石,数量达20枚,分布为3层,呈放射状排列,真实地反映了恐龙“下蛋”的特点。
宝石展厅
  女人永远的朋友:五光十色的宝石
  提起地质大学,宝石自然是不可错过的特色。在珠宝玉石展厅,奇光异彩的钻石珠宝让人流连忘返。
  高端奢华的钻石、造型精美的玛瑙岫玉盘雕、极具灵性的猫眼、清新脱俗的珍珠,各式珠宝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迷人的光泽……
  在众多珠宝玉石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五皇一后”展台中的钻石。在射灯的照耀下,原本晶莹剔透的钻石散发出让人迷醉的疑义光辉,折射出彩虹一般的斑斓。难怪玛丽莲.梦露曾感叹:“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参观观众
  最“高调”的高校博物馆
  相比国内大多数高校博物馆“养在深闺待人识”,地大逸夫博物馆显得“高调”许多。
  该馆馆藏各类地质标本三万余件,其中自然界中极为罕见的珍品近三千件,在全国地质类博物馆界仅次于中国地质博物馆,2006年更是成为高校首家国家4A级景区。
  “地大逸夫博物馆不仅专注于服务校内专业人士培养,更着眼与地学科普知识的大众传播。近年来,获得了《全国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数十项荣誉。”博物馆馆长潘铁虹介绍说,地大博物馆很早就将眼光瞄准了社会,走开放式办馆的道路。
  2012年12月,“世界末日”来临前夕,博物馆在光谷广场举办了科普展演,通过模型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及各种地质变迁,向市民辟谣“世界末日”没有科学依据,也让更多人知道了这座“金山”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