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汉城事] 清朝小学课本印有黄鹤楼照片

[复制链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8: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朝高小地理课本。 姜小平摄
  本报讯(记者明眺生) 武汉“80后”收藏家姜小平收藏的一本清朝小学课本里,不仅收入了古代最后一座黄鹤楼(同治楼)的照片,而且在武汉地图上标明了黄鹤楼的位置。
  这本课本为32开线装本,20页,纸张已发黄。封面印有“高等小学地理课本第二册”、“再版”字样,并有毛笔书写的“程知云”三字,疑为使用者姓名。书末的版权页标明,该书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四月出版,同年十月再版,中国图书公司印刷发行。其扉页上,还有“第一学年下学期用”字样。
  课本图文结合,在第三十一课武昌、汉阳、荆州、宜昌章节中,这样描述武汉三镇:“渡江至于武昌,城踞大江之右。湖广总督驻之。隔江与汉口、汉阳鼎足而峙。沿江之重镇也。汉阳城外大别山之麓,有铁政局运大冶之铁、马鞍山之煤,铸铁板铁轨,以备轮船铁路之需。”文中的大别山,即现在的龟山。
  该章节配发了两幅图片:一幅《武汉图》,图中标注出了黄鹤楼的具体位置,即今天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处;一幅是巍然屹立在长江边的黄鹤楼。
  姜小平共收藏了清末至解放初课本500多本。2012年,他从上海一位收藏家朋友手中购得这本清朝课本。他说,这是目前发现收有黄鹤楼相关内容的最早小学课本,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武汉晚报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初,清朝政府批准实施新的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个学制规定:儿童3岁入蒙养院,蒙养院4年;小学9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中学堂4年;大学7年。由此可知,这本高小地理课本,应是小学6年级使用。这个学制实行了10年,直到民国2年(公元1913年)被废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