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地方的变迁,是城市的变迁,也是人的变迁。不同的城市,在各自经济发展的起承转合之间,都有着不一样的轨迹和故事。或平步青云,或沦为平庸,或默默无闻。《哀江南》里有云,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兴尽悲来,盈虚有数,可能正是对此的一个绝妙写照。城市的变 迁如此,人的变迁也是如此。下面的这几个城市样本,对他们各自的发展路径做了一个简单的勾勒。管中窥豹,以期对他们、对更多城市的转身之路,有一个直接的观照

南京:元气没了。2013年GDP总量排名:12。南京之所以称为南京,是因为它能够与北京相呼应,明代南北二京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民国时期南京又作了中国的首都。可是自那场东洋人的大屠杀后,南京就久久难以恢复元气了,导致了今天南京的尴尬局面。南京的GDP总量逐步被省内的苏州、无锡超过,与北京也难以形成呼应了,北京的GDP几乎是南京的三倍。人均收入,固定投资,增长速度等发展指标甚至不如常州,扬州等小城,作为省内老大的地位岌岌可危。

西安:成也天堑,败也天堑。2013年GDP总量排名:29。西安可能是中国最失落的城市了,曾经的汉唐故都,在中国历史上做了八百多年的老大,虽然在宋代以后就已经衰落,但直至民国西安仍然是西北的霸主,建国初西安也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从中国地形来讲关中平原地区细小狭长,不利于拓展;东边的函谷关证明了在古代可以像口袋一样易守难攻,如今成了关中平原连接中原地区的障碍。关中人口虽然算是比较密集,但其从规模看仍然很少,发展受限。关中的城市太少,,而且狭长发展区域本就不利于辐射,,不可能形成点状扩散发展的趋势。宝鸡离西安太远,唯一能够被西安辐射到的只有咸阳、渭南,看看成渝周边的城市,西安少的可怜。现在西安GDP总量徘徊在全国三十位左右,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也被后起的乌鲁木齐超过,同时在西部地区西安也与 重庆、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2008年上半年西安的生产总值936.56亿元仅为重庆的三分之一强。

唐山:民营钢铁老板的自白。2013年GDP总量排名:20。唐山是我国近代工业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孕育了丰厚的工业文明。2008年中国首列时速35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在唐山诞生。唐山,一座钢铁产能超过全国 的十分之一的城市,钢铁之城。“作为唐山人,我觉得这里是全世界最适合发展钢铁产业的地方,这里有炼钢所需的几乎所有原料。无论是煤炭、铁矿石还是石灰,唐山本地都有。”一位唐山的民营钢铁企业老板如此说道。近几年房地产业大热,市场最需要的建筑用钢正是主要由这些民企来生产。利润驱使下,前几年,有的村子举全村之力兴建高炉。“谁家没几个在钢铁厂上班的家人?”这位老板说。因此产能压缩年年都提,唐山的钢铁产能却年年增加。走进有钢铁之城之称的“唐山”,不再是往日如火如荼的生产节奏,而是一片萧条,小企业破产关门大企业难以为继 ,钢铁厂区锈迹斑斑空无一人,是因为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过剩产能的消耗可能需要5到10年,然而,最新的政策则要求到2017年,唐山要几乎压缩占全国压缩产能总量一半的钢铁产能。这背后是几十万产业工人就业安置难题和唐山持续下滑的“钢铁财政”。现在很多钢铁企业老板在硬撑,这次能否迈过去? 
鄂尔多斯:“我们的钱都到哪去了?”。 2013年GDP总量排名:38。过去几年间,伴随煤炭涨价,在源源不断从地下挖掘“黑金”带来的财富效应作用下,各地大量民间资本和掘金者纷纷涌入,并在当地民间借贷的推波助澜下,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其房价一度直追一线城市。在“全民高利贷”的大背景下,鄂尔多斯的确风光了一把。但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高利贷资金链的断裂,这个地方现在则更多是被冠以了“鬼城”的称呼。在鄂尔多斯,从铁西区到康巴什新区,到处是这样触目惊心的空置楼房以及烂尾楼。楼市高峰时这里集中了上千家房企“掘金”,现在只剩下几家房企在苦苦支撑,靠的是卖现房才能打动买家。内地的“小香港”,或者中国的“迪拜”——鄂尔多斯是时候应该从迷梦中清醒。 
神木:“中国科威特”的陨落。神木,本是一个中部地区普通的一个县城,但因该县紧邻中国最大的神府东胜煤田,一度因“陕西第一强县”和“全民免费医疗”而名声大噪。几年前,在煤价暴涨的带动下,神木GDP与外来人口迅速增加,当地房价也由2007年时的三四千元涨至最高时近两万元。而当煤炭价格步入下行通道,当地经济也开始拐头向下,随之外来人口也大量消失,只剩下失去人口支撑的楼市泡沫。如今,在遭遇房地产泡沫和民间借贷劫数后,神木或将避免不了盛极而衰的命运。为此,积极争取国家级金融改革试点,成为神木抓在手中的“救命稻草”。但随着主管领导的离任,目前看来,似乎进展并不大。 
玉门:西北小城:荒凉和颓败。 2012年9月,一部用胶片拍摄完成的《玉门》上映,用即将消亡的胶片为载体,记录下这座亦被遗忘和正在消失的城市。影片中,少有台词和串场,少有镜头移动和跳跃,叙事冷静而克制,但空空荡荡的危楼,随处可见的废墟,风中孤零的油井,斑驳脱落的墙体……当这些荒凉和颓败画面从眼前逐一掠过时,内心还是会有抑制不住的刺痛和震撼。玉门,这座位于西北的小城,曾因诞生中国第一口油井和中国第一个油田而兴,被誉为中国工业的摇篮。在鼎盛之时,曾有13万人在玉门居住,而石油资源的枯竭,为一切悄然画上句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如此美好的图景或者也将被彻底掩埋在塞外的戈壁黄沙之中。丰富的资源给这些地方带来了令人艳羡的巨大财富,无论地方政府,还是普通个人,似乎都一度深陷在由此而来的欢呼之中。但如今,他们中的多数,则不得不为在资源枯竭,或者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地方经济如何发展而作出思考。或是一味大拆大建,或是上马削山造城。一边是地方诉苦,一边是质疑如潮。在一番城市的狂飙突进之后,得失究竟应该如何衡量。 
天津:7座新城大手笔集体上马。2013年GDP总量排名:5。据媒体最新公布的中国城市固定投资排行榜显示,天津年投资规模超过万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城市之一。在巨额投入的背后,是天津豪言将同时新建7座新城的壮志。怀疑人士认为,多个新城齐齐上马,对天津这个商品住宅库存量一直居高不下的城市而言,着实有“消化不良”之忧。其实,天津市多个新城的建设规划由来已久,最初的新城数量更多。天津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新城虽然已规划多年,但多是土地规划,除了武清、宁河少数新城是在建设进行时,其他大部分目前还是荒地状态,项目建设尚未开始。不少业内人对于新城并不乐观:天津就是一个房地产人士眼中的三线城市,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不大,开发量却很大,后果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唐山。 
武汉:其实,1个武汉=2.1个英国。 2013年GDP总量排名:9。最新出炉的中国城市“造城”投资排行榜显示,武汉固定投资规模名列全国第四,前三位则是重庆、天津和北京。武汉一地,2013年共花了6000亿RMB。武汉市长表示,他在五年时间里为该市的一项重建计划花费2000亿英镑,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武汉这个已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成为一个世界特大城市, 给中国第二大城市上海带来严峻挑战。仅仅在这一座城市,数以百计的公寓楼、环城公路、桥梁、铁路、一个完整的地铁系统和第二国际机场都在建设之中。上万个工地同时开工;每平方公里投资近亿元;在改变城市面貌的同时,满目“水泥森林”。历史的欠帐太多,周边的河南和安徽也在迅猛发展。号称全国前三的教育资源,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东南飞了,武汉这个曾经仅次于大上海的东方大城崛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