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摘周刊] 热天热事:捉知了

[复制链接]

1719

主题

2906

帖子

7684

积分

网站编辑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积分
76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21 10: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为:夜色中,市民戴着头灯、扛着工具到林中捉知了

图为:清点“战利品”

图为:夜里十一点左右,就有人来收购知了

图为:抓获的知了

图为:从冰箱取出知了准备下锅

图为:汉江上秀丽的桃花岛,是知了栖息的天堂

16年来,每年的6月中旬到8月末,杨女士和向先生夫妇就会在傍晚时分,迎着夏日温热的晚风,去捉知了。

在襄阳的桃花岛,夏天里,像他们这样傍晚出来抓知了的人还不少。

“知了平时待在土里,等太阳下山了,它们就爬出来,上树,准备蜕皮。”49岁的杨女士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这时候,一捉一个准。

捉还没有蜕变出翅膀的知了幼虫,并不需要特别的工具,只用带上手电筒或头灯,拎个瓶子或者桶,装点水,就能出发了。“如果说有难度的就是要找到它们,它们不是成群待着的,得一只一只找。”杨女士说。捉了十几年知了,她知道往草木茂盛的地方去寻,“现在捉知了的人多了,比以前还是难找一些。”

捉知了,主要是为了吃。在当地,知了是不少人眼中的美味,潘玉敏和老公秦慈坤都好这一口。

也有人捉来后舍不得吃,卖掉赚钱。当地商贩介绍,一斤知了的收购价超过50元,有的“能干”人一晚上就能抓十几斤,差不多能进账千元。

喜欢吃知了的人说,知了幼虫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污染的高级营养品。不过,林业专家也开始忧虑当地的生态系统,过度捕捉势必会影响生物链的完整——如果知了大幅度减少,鸟类也会跟着减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