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埋骨终成路,皆是前人未竟途——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六月三十日,建党节前日,由南京工程学院退役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小队--“戎”光焕发小队,组织参观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南京工程学院被成为“最热血高校”,该校从2015年至2025年累计输送1168名学生入伍,其中考学、提干的比例达30%,在江苏省本科院校中位居前列。在校园里,退役大学生依旧发扬部队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帮助他人,刻苦学习锻炼,受到了来自各位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表扬。举行此次活动,既是对先辈红色基因的重温与传承,更是希望革命精神的赓续与弘扬。 走进纪念馆,陈列着泛黄的书信、陈旧的照片、珍贵的遗物,仿佛都在述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邓中夏、恽代英、罗登贤等党早期领导人的英烈故事,他们坚定的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大家深刻感受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英雄赞歌。 而后来到了纪念碑处,队员们站立在碑前,整齐列队,向烈士纪念碑鞠躬默哀,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随后,队员们高举右拳,重温入团誓词,铮铮誓言在陵园上空久久回荡。今年刚成为共青团员的麻朴凡同学激动地说到:“今天向革命烈士宣读入团誓词,表示着我们大学生不忘先烈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作为一名刚入团的青年学生,我更应牢记革命精神,以红色信仰为指引,认真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在烈士墓区,队员们沿着墓道缓缓前行,认真瞻仰着墓碑。虽然墓碑上的字迹已被风雨侵蚀,但烈士们的奉献和牺牲却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队员们轻轻擦拭墓碑,寄托对先烈的无限哀思。墓碑是一部厚重的历史,诉说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队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最后,队员们驻足在雨花台群英雕像前。注视着九位英烈的雕像,仍能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和不屈的意志。大家围聚在一起,分享着今天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曾在北京某部服役的牛炳臻同学讲到:“作为曾经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虽已脱下戎装,回到了校园,但部队带给我的优良作风始终铭记于心。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