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纪实] 鄂西深山割漆人:十里千刀一斤树漆(组图)

[复制链接]

1330

主题

1603

帖子

4984

积分

大学四年级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9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4 09:1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月20日,鄂西下起小雨。趁着正午时分雨歇,利川市毛坝镇人头山村66岁的安德成和54岁的安志成兄弟又从山坡边的木屋出发了。斜挎着篮子,安家兄弟踩着湿软的泥地向半山腰行进,近半个世纪来,每年的夏秋时节,他们都要到山里爬树割漆。守着这片大山馈赠的资源,毛坝人千百年来学会了挥动手中的漆刀,小心翼翼割开树皮,用蚌壳一点点接住枝干间流出的树漆,给生活涂抹越来越多的亮色。

图为:利川毛坝镇人头山村安德成、安志成兄弟,每天跋涉10里山路割下一斤天然坝漆,靠这门手艺每年能增收近万元。“你看这漆色清亮,割开一道口子慢慢装满蚌壳,然后就要接着再割,换蚌壳。割漆的开口决不能超过漆树腰围的三分之一,否则此树必死。”安德成爬上一棵漆树,小心翼翼割开树皮,看着慢慢流出的生漆说道。“我家里平时种茶叶,加上300多棵漆树,每年坝漆带来的收入超过万元呢。”安德成一边走一边说,一天跋涉10里山路,大约能割百余棵漆树,大约要割1000多刀,积下来也只有一斤漆。

图为:安志成(右)与哥哥安德成在山坡上割漆 坝漆是一种天然涂料,被誉为“漆中之王”,中心产地在山峦起伏、云多雾密的利川毛坝。坝漆色艳金黄,气味芳香,有白如雪、红似血、黑如铁的特点。漆器入土,千古不朽。清光绪年间,毛坝收漆商号多达几十家,产品远销海外。


图为:树漆沿着割开的纹路流入蚌壳 近些年,随着生态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坝漆迎来又一轮春天。人头山村支部魏书记介绍,目前市场行情每公斤坝漆约400元,村民们几乎家家有漆树,每年除了种地种茶之外,通过割漆每户增收5000元至2万元,成为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图为:割漆的刀具

图为:哥俩坐在家门口闲聊

图为:收集回来的树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