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纪实] 媒体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 三陪小姐XX婊卖淫女剩女娘炮骚货二手货直男癌娘炮被叫停

[复制链接]

1330

主题

1603

帖子

4984

积分

大学四年级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积分
498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7:2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下的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剩女”“XX婊”等词汇,引起公众的反感。作为关注妇女权益,倡导两性平等的主流媒体,中国妇女报27日在官方微博、微信上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禁用剩女、XX婊、妓女、卖淫女、三陪小姐、X娘们、内人、贱内、破鞋、狐狸精、事业线、小三、二奶、泼妇、悍妇、怨妇、骚货、长舌妇、老女人、恶婆婆、事儿妈、二手货、灭绝师太、胸大无脑、好男不跟女斗、头发长见识短、最毒妇人心、母老虎等歧视女性的词语、短语,以及有性暗示的词语;禁用直男癌、剩男、老光棍、娘炮、阴阳人、女里女气等歧视男性的词语。

此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关注,纷纷点赞并评论。

“这才是正统媒体应该具有的素养和舆论导向。”网友“谷雨清清”说。网友“水玄君Voltare”表示,这是一个进步,媒体真是迫切需要改变。而网友“阳光的善良的豆豆”则表示,不使用歧视语从我做起。

此举也引起了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琴的关注,她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表示,社会中一些流行的词汇,其实包含着或隐或显的性别歧视。新闻媒体使用这类词语,会形成对特定人群的污名化,增强和传播了性别不平等观念。中国妇女报发布性别歧视类禁用词语,是媒体高度自律的表现。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有责任也有义务推广性别平等意识,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环球时报新媒体一位男编辑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是光靠一家报社的力量是不够的,禁用性别歧视语的要求,应号召更多的媒体参与进来,逐渐扩展成全社会的共识。这样能更好地引导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树立男女平等的价值观,营造有利于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舆论环境。

“继近日新华社发布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之后,中国妇女报将带有性别负面刻板印象的词语列为禁用词, 值得称道!”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温彩云说, 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净化社会文化土壤,需要媒体率先垂范;希望中国妇女报此举能起到激浊扬清的带头示范作用。

延伸阅读:

新华社发布新闻报道禁用词:撕逼、逗比、装逼等被禁



新华社发布 102 组新闻禁用词和慎用词(最新修订版),新版本中不少网络语言都被列入禁用词名单中,比如撕逼、逗比、装逼这些常见的词都被禁用了。

其中,新增的新闻媒体和网站应当禁用的 38 个不文明用语包括:

装逼、草泥马、特么的、撕逼、玛拉戈壁、爆菊、JB、呆逼、本屌、齐B短裙、法克鱿、丢你老母、达菲鸡、装13、逼格、蛋疼、傻逼、绿茶婊、你妈的、表砸、屌爆了、买了个婊、已撸、吉跋猫、妈蛋、逗比、我靠、碧莲、碧池、然并卵、日了狗、屁民、吃翔、XX狗、淫家、你妹、浮尸国、滚粗。

在通稿报道中,不使用“影帝” “影后” “巨星” “天王” “男神” “女神”等词汇,可使用“著名演员” “著名艺术家”。

此外,报道中禁止使用“哇噻”“妈的”等脏话、黑话。网络用语中对各种词语进行缩略后新造的“PK”“TMD”等(新媒体可用“PK”一词),也不得在报道中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