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千古江湖虎渡河——一条带有杀气和神秘的河流(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早安武汉 时间: 2017-4-6 14:59
标题: 千古江湖虎渡河——一条带有杀气和神秘的河流(图)
图为黄山脚下虎渡河南闸。
图为虎渡河奔向洞庭湖。
图为河畔春光。
图为水乡美景。
图为虎渡河示意图制图:万璇
湖北日报讯 文/记者 张欧亚 通讯员 夏峻图/视界网 谷少海 向家和
世间原本没有这条水道,长江洪峰来犯的次数多了,然后才有了这条河。虎渡河,一条带有杀气和神秘的河流!河,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辞典这样解释说:河流一般是以高山为源头,然后沿地势向下流,一直流入湖泊或海洋等终点。中国的长江、黄河,南美的亚马逊河,非洲的尼罗河都是如此。但是,虎渡河的源头,却是滔滔万里长江,从南往北一百多公里纵穿整个公安县境,水网几乎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然后奔向南洞庭!因为这条河,公安县历经沧桑。有专家认为,一部公安的发展史,就是人们认识、治理、改造、利用与保护水的“帙卷”。虎渡河,有着怎样波澜壮阔与非同凡响的经历?
河道变迁众说纷纭
虎渡河,形成时期至今尚无史料定论,其河道变迁,江湖相通情况历来也众说纷纭。
明末公安文学家袁中道的《澧游记》中提出,长江主流在公元五世纪以前仍然经虎渡河南注洞庭,并指出因“陵谷变迁”,虎渡河的规模逐渐缩小,至明末时期变成了“仅为衣带细流”的小河。
而现代有学者认为,先秦至汉唐时期,长江主泓不可能走虎渡河南注洞庭。究竟虎渡河形成于何时,曾经是否为长江主泓,当今学者仍争论不止且多说并存。
虎渡河的源头,又称长江分流口,位于长江南岸公安县埠河镇太平口。新中国成立后,在这里建起了万里长江第一座分洪闸,即人们常说的“北闸”。北闸之下921平方公里的公安县部分乡镇,也因此成为“分蓄洪区”。
公安县水利局水情科长向世朗,长期致力于虎渡河的研究。阳春三月,他带着我们由太平口南下,沿岸踏访虎渡河。虎渡河的河口原名虎渡口,系清道光年间溃口改道后,当地百姓希望从此太平,又以虎渡口之名很凶险,故“以杀虎气”取名太平。
向世朗说,虎渡河之名始见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列传》,讲述的是因有虎患,江陵太守乃令“不得妄捕,是后虎暴稍息”一事,清代撰修《荆州府志》引用则称“虎遂渡去”,虎渡河是否因此得名存在各种传说。
据《公安县志》载:“乾隆乙卯年(1795),一夕,雷雨大作,尖刀咀低岗冲断,江水经由此港入潭子口,与焦泗圻河会”;道光二十八年(1848),“又于三岔垴新冲一河,直奔汇口”,形成自治局河;同治十二年(1873),继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冲决松滋县南岸庞家湾、黄家铺江堤后,又一次冲决堵口,冲刷成松滋河,夺占虎渡河西部诸支,逼使虎渡口来水改走黄山头东麓入南洞庭湖。
至此,虎渡河成一条干流南下。
公安县辖16个乡镇,面积2258平方公里,人口107万,虎渡河流经的乡镇就有9个,历史上其水网河汊几乎覆盖公安县目前所辖所有乡镇。
上通江,下连湖,公安县也因此成为“洪水走廊”。
欢迎光临 (http://www.hubeibbs.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