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据说90%以上的武汉人对卫生状况满意,你是么? [打印本页]
作者: 东方不败 时间: 2017-3-11 16:37
标题: 据说90%以上的武汉人对卫生状况满意,你是么?
25年后,武汉终于评上了全国卫生城市,这是继全国文明城市后,大武汉又奋力挣得的金字招牌。国家卫生城市的评选,规定了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绿化覆盖等10个必备条件,其中最后一条是:市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率大于或等于90%。你,是这90%的武汉人吗?
武汉25年创卫路何其曲折
早在1990年,武汉就开始创建卫生城市,但一直没能获得中国市容环境评判的最高等级——“国家卫生城市”称号。1990年至2013年,国家卫生城市已评选149个城市。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仅余武汉、沈阳、哈尔滨、济南4个未获得该称号。这成为武汉的耻辱!
在25年的创卫长路上,我们不断反思——“武汉在哪里?”
这是一座方圆近8500公里,人口过千万的中部惟一“超大城市”,一座历史悠久的革命首义之城,一个曾极尽繁华的“东方芝加哥”。但也是一座工业之城,一座汽车数量增长飞快、废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一座不到2成湖泊能下水畅游的城市。武汉,你真的该做点什么了!
武汉精神是么司?经历了创建文明城市的武汉人都晓(bei)得(guo)——“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三个字就是“不服周”,两个字就是“铆倒”,一个字列?“搞”!
当一座城市的发展愿望,在某阶段可以量化为一套测评体系时,获得XX称号不仅是荣誉,更是对城市建设的“全身体检”。历经25年的曲折,在漫漫岁月中,武汉人不气馁、不退缩,有闯进、敢创新。武汉的创卫之路就是这么不服周,铆倒搞!
为了评上国家卫生城市,武汉拼了!
2013年5月武汉开了个誓师大会,力争建成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空气更洁净、市容更优美、食品更安全,居民更有尊严、更加健康、更为幸福的国家卫生城市。
曾经,武汉三镇被喊做“大县城”,为什么?走到马路上四处是垃圾,漫步在湖边满眼是绿藻,社区街道逛一圈全身是油烟……往日“脏乱差”成了武汉人自嘲的口头禅。但近些年,武汉提升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决心,大大的!
让我们看看创卫路上,大武汉是怎样大变样的?
治理雾霾还一方蓝天
280亿元平铺的话,可以绕地球多少圈?1圈还要转个弯!为了让市民畅快呼吸,享受更多蓝天,武汉将把这一个多圈的钱全投在治理雾霾中去。
加速淘汰黄标车,重启公共自行车项目,纯武汉血统的电动轿车免ETC不限行,渣土车安GPS卫星定位、不让岔到开,各区空气持续太差的对领导追责到底……武汉治霾,要的不是短期应急预案,而是长期下狠手,大规模减排!
绿道环湖上山又入林
据说现在是武汉最美的时候,不知不觉,我们习惯了在半城山水半城绿的江城触摸春天,公共空间与绿地在悄悄地长大。“漫步湖边,走进森林,登上山顶。”这就是武汉的绿道梦,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建成了江滩绿道、后官湖绿道、东沙湖绿道等,今年将重点打造世界级水准的东湖绿道。
让江城更多湖泊能游泳
大东湖引水工程、汉阳六湖连通工程、金银湖水系连通工程,武汉三镇构建超强水系网络;东湖、南湖边6大排污口彻底关停,江城动手扼住水污染的源头。为了让江城的水更清澈透亮,武汉政府君真的蛮拼的!
城管不服周“闹革命”
武汉城管因执法创新,轻松上头条,羡煞汪峰。2015的武汉马路更整洁,背街小巷、老旧社区、城中村不再是被管理遗忘的角落……
武汉将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3年时间巩固创卫成果。
国家卫生城市10个必备条件
1.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
4.全年空气污染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70%;
5.鼠、蚊、蝇、蟑螂有三项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6.有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7.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8.近两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9.近两年没有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10.市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率大于或等于90%。
武汉还要争取什么城市荣誉称号
“美丽武汉”,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2016年,武汉力争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中国城市环保最高荣誉。武汉在创建中,将重点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抓好水、大气、重金属、农业面源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环境质量,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希望政府君争得的不仅仅是个荣誉称号,而为武汉的下一代们争得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绿的地,让孩子们的画笔描绘出彩色的江城!
欢迎光临 (http://www.hubeibbs.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